学习知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。

考试之前突击一周,挑灯夜战,废寝忘食,在考场里的那一刻达到巅峰。但末了,终场铃声响起,我迫不及待想远离书本笔记——一切知识的媒介。

然后我忘记了自己辛苦强记下的知识。

学而不思则罔,思而不学则殆。记得的时候用不到事件中,想用的时候想不起来(没自信学以致用)。英语、数学、语文,最不应该吃老本还一点点流失资本的知识类型。

舍不得!就像舍不得每天的时间一样。写满笔记的文件夹就在电脑里,更多帮助理解的参考书和论文在我的电脑里,似乎是我的。但资源不等于理解。如果寄希望于每次检索知识,现理解现应用,那么除非其人真的具有非常强的学习能力和运气,否则其位置迟早会被竞争者取代或者,被机器取代。

时代发展到今天,技术不会成为偷懒的掩护,只会增大会应用的人与附庸技术者的差距。

现阶段最合理的做法:

  • 每次课前预习 (生僻名词,基本原理)
  • 课堂直接记录笔记(在文件上)
  • 课后必须过一遍 (本学期的课基本都需要)
  • 我不喜欢什么过一段时间自己归档整理——当然有考试时会自然发生这一举动
  • 考完试,告诉自己——别忘记,因为自己付出的还不够——可以把考前整理的笔记再过一遍
  • 考试之后,快点摸一摸书本和知识

作战记忆
无意识记忆